1

江苏无锡:逐“绿”新赛道 “碳”路新蓝海,以绿色低碳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无锡日报碳交易网2024-07-04 08:25 

一度绿电、一张绿证,意味着什么?答案是推广清洁能源,助力节能降碳,拓展国际市场。今年3月,全国首个地市级“绿电绿证服务站”在无锡高新区揭牌,无锡“绿电消费”时代正式开启。深度链接企业,绿电绿证给全市经济发展带来利好,成为无锡锚定“双碳”目标的新引擎。逐“绿”新赛道,“碳”路新蓝海,太湖之滨绿意澎湃,奋力绘就“向绿求新”绿色画卷。
 
  “绿色”转型,加快建设零碳(近零碳)工厂
 
  当“双碳”从全球共识成为全球行动,有战略视野的企业纷纷寻求绿色转型,加快建设“零碳或近零碳工厂”。“2021年,企业便主动全量采购绿证,去年在本地全量采购并使用国内绿电。”阿斯利康无锡工厂相关负责人介绍,电力是企业碳排放的重要来源,通过使用绿电,工厂每年可减少2.1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在外向型经济发达的无锡,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使用绿电的队伍。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共有90家企业购买绿电,购买量6.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7%,预计今年将突破10亿千瓦时。业内人士解释道,企业的绿电绿证消费迎来显著增长,不仅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自发行为”,更是产品漂洋过海的“硬杠杠”。
 
  以无锡对外开放主阵地的新吴区为例,目前全区已集聚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类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800家,去年全区外资规模达11.44亿美元,总量保持全市第一。“受到产品出口或供应链上企业要求,企业希望通过参与绿电消费抵扣碳排放,以此提高产品环境附加值,更好应对欧盟‘碳关税’或在税收、电力需求侧管理等方面获得政策优待。”国网无锡市新吴区供电公司有关负责人蒋滔表示。面对众多外向型企业将绿电绿证消费作为“标配”的迫切需求,2021年,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在新吴区设置了绿电绿证服务示范窗口,为本地企业提供交易培训和指导服务。
 
  如何更专业精准地解决企业在绿电绿证交易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服务引导企业使用绿电,助推地方经济绿色发展?作为全国首个“吃螃蟹”的地级市平台,无锡绿电绿证服务站的出现恰逢其时。企业有需求,基层敢首创,将绿色电力交易服务从省级平台下放到地方,既能鼓励企业节能降碳,更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

“红娘”牵线,绿电交易成企业“香饽饽”

 
  去年,欧盟“碳关税”政策正式上线,国内出口企业需要配合进口商如实报送产品相关碳排放数据,否则后续需缴纳高额碳关税。银邦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就面临着此类困境,其产品主要出口到法国、德国、日本、墨西哥等国。去年10月,当国网无锡市新吴区供电公司的客户经理顾枭航“送服务上门”时,企业负责人正发愁不知产品碳排放数据报告如何填写。
 
  “给企业推荐一家欧盟认可、具备专业碳资产管理的调查机构,解决其出口‘燃眉之急’。同时,结合实际用电情况,还建议企业利用厂房优质的屋顶条件建设分布式光伏,并配套相应新型储能项目,从长远角度助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顾枭航介绍,屋顶光伏项目已顺利完成一期建设。
 
  2021年起,国网无锡市新吴区供电公司成立了能源管理师团队,设置17位客户经理,网格化精细布局,为区域内有绿电绿证需求的企业牵桥搭线。“做好宣讲师,为外向型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技术指导和需求撮合等一站式服务,针对用能不合理导致电费偏高的企业,客户经理围绕行业结构、用能习惯、设备特征提供专业的能源管理策略。”蒋滔形象地将绿电绿证服务站比喻为“淘宝”平台,客户经理就是“店小二”,不仅给供给端的企业提供专业的指导服务,还要在科学调配和优先消化省内电力资源上持续发力。
 
  “省内风电、光电产出大户主要分布在连云港、盐城、南通等苏北城市,绿电比火电在价格上有一定的环境溢价。”蒋滔表示,为减少电力传输过程中的通道损耗,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客户经理会优先推荐企业购买省内城市的绿色电力。以主营汽车零部件的科特拉(无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在供电公司客户经理郭晨杰的建议下,公司选购连云港某家发电企业的绿电,去年购买了652万度绿色电力。
 
  绿电绿证交易中,专业精准的“碳足迹”报告必不可少。“买多少绿电才能满足当年企业生产所需?”“哪家机构的报告能得到欧盟的认可?”类似问题困扰着不少企业用户,整个行业迫切呼唤专业可信机构。目前,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国网英大碳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无锡市低碳研究院等6家企业已“牵手合作”,共建“碳惠通”绿色低碳服务研究联盟,为无锡绿电绿证服务站提供智慧大脑的技术支撑。

“双碳”引领,发展“含绿量”提升产业“含金量”

 
  去年12月,无锡市3家企业、13个分布式光伏项目领取了全国首批绿色电力证书381张,无锡也是全省唯一参与本次全国首批分布式光伏绿证核发的地区。仅2个月之隔,国网无锡供电公司便顺利“撮合”无锡轩禾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省综合能源公司完成全省首笔分布式光伏绿电交易,交易电量98兆瓦时,成交价格421元/兆瓦时,其中包含绿色环境价值30元/兆瓦时。从“播种”到“开花”,无锡供电部门“一条龙式”的服务解决了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到企业销售的“后顾之忧”。
 
  “受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所限,无锡并不具备建设集中式的风电场站和光伏场站的先天条件,但可以分布式光伏项目为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在有限空间内实现绿色电力自给自足。”在国网无锡市新吴区供电公司总经理古泉看来,为分布式光伏项目办理“绿色身份证”并助其在市场上交易流通,不仅能鼓励各用能单位主动承担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社会责任,打造更多绿色电力企业、绿色电力园区,还可从电力供给端上解决本地供电紧张的现状,助力城市绿色低碳转型。
 
  发力绿证供给端,无锡正持续推进。无锡市相关部门已委托无锡市低碳研究院协助开展审批服务保障,推动全市855个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上网电量3.67亿千瓦时)全部建档立卡、启动申领流程。截至3月底,全市所有待审核项目每周“清零”,申报电力绿证项目708个、装机容量124.72万千瓦,已完成市级建档立卡项目657个,装机容量118.38万千瓦。
 
  需求侧效应也开始显现。“无锡绿电绿证服务站”落户高新区的消息刚发布,无锡粮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舟便拨通了蒋滔的电话,随后亲自带领团队登门拜访并咨询绿电绿证购买的具体事宜。她说,结合绿电使用,计划加快企业智能微电网建设和零碳产业园的升级改造,争取早日实现绿电自给自足,提升产业绿色化水平。(周晓方、姚程玉)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碳交易平台 
本网站刊载的内容,已署名来源,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